【地评线】飞天网评:乡村建设要突出每个“我”的力量

来源: 中国甘肃网


【资料图】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引导在村农民和在外老乡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促进人才、资金、技术下乡,汇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力量。

活动方案释放出明确信号,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更加重视乡村建设力量的整合与利用。在村农民、返乡农民工、大学生、能人与企业家等,凡是有利于乡村建设的力量,都要全面发动,凡是有利于乡村建设的各类资源,都要有效利用。“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掐住了痛点,把住了关键,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并非易事。既要打好“乡情牌”“乡愁牌”,也要发挥地方党委政府和农民的主体作用,扎实练好基本功,为乡村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与基础,汇聚人才、资金、技术的多维力量。

增强信心是前提。在广袤的农村地区,由于缺乏产业支撑,缺乏吸附力,大量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或者到附近乡镇聚集,导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多年失修,产生大量撂荒地,“空心村”问题比较严重。这种情况下,要吸引人才、资金、技术下乡无疑是一个棘手难题。乡村建设为农民,乡村建设靠农民。广大农民要带头建设好自己的家乡,主动返乡搞好乡村建设。“我的家乡我建设”,如果原住民都缺乏信心,那就难以吸引更多人。对此,各地要想方设法让农民积极参与到家乡建设活动中来,要让乡村的“烟火气”燃起来,让家乡建设的环境好起来,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汇聚乡村。

主动作为是关键。乡村建设要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引领作用,各地要结合实际,推行以工代赈、投工投劳、雇工购料、积分制、工分制等参与方式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支持方式。换句话说,要让把广大农民吸附在农村,必须要有一定的项目支撑和资金投入,要通过乡村旅游和产业振兴,通过壮大集体经济等方式,让农民在家乡也能够实现创业就业,也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才能激活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

补足短板是重点。筑巢才能引凤。乡村建设并非是一阵子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到乡村发展,必然要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厚实的发展条件。各地要立足村庄实际,聚焦村庄规划、产业发展、公益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移风易俗、扶困济弱等急难愁盼和民生实事,补齐短板弱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各地要持续用力,分清轻重缓急,切忌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或做表面文章。唯有真抓实干,补足短板,改善条件,打通渠道,才能水到渠成,才能汇聚各方力量。

以“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为例,由于他们早已离开家乡,从生活习惯,到思想意识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回乡定居,既要靠乡情和乡愁,也要完善居住条件、邻里关系、道路交通、医疗保障等,才能让更多的人回乡定居。

“我的家乡我建设”,关键要突出“我”的动力。从农民,到老乡,从能人,到地方党员干部,每个人都要关心关注乡村,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踏踏实实抓好乡村建设,才能让广袤的乡村充满生机活力。(张闲语)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