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经费1.31亿元 0成果转化,回应舆论关切的几点建议

来源: 人民网

近日,广西审计厅发布的《关于2022年度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数据显示,1所区管高校累计获得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31亿元,实现成果转化0个。被媒体报道后,该话题迅速冲上热搜,引发广泛讨论和质疑。网民对于“科研转化”的理解未必符合实际情况,但热议背后承载着公众对高校科研科学发展的期待。当地相关部门应积极回应舆论关切,避免“回音室效应”导致单方声量放大,出现“舆情长尾”影响地方工作,以及“涟漪效应”波及其他高校及科研机构。只有加强与公众的沟通,提升公众对高校科研工作的理解和认同,才能及时恢复公众信任。


【资料图】

据澎湃新闻报道,7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厅长罗海山在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作了《关于2022年度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广西审计厅对9所区管高校2020-2022年度财政补助高校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审计发现,1所高校累计获得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79亿元,实施科研项目702个,仅有5个项目成果实现市场转化,占比0.71%;1所高校累计获得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31亿元,实施科研项目862个,实现成果转化0个。媒体报道后该话题迅速冲上新浪微博热搜第1位,截至目前,阅读量已超过4.6亿,讨论量1.2万。

“骗取经费”VS.“正常投入”,

网上讨论白热化

“1.31亿VS.0”,因数字的巨大差异,容易导致第一观感的冲击强烈,后续转发和跟进的媒体也大多采用了“高校花了1.31亿科研经费,成果转化为零?”“1.31亿科研经费花出去,何以成果转化为零?”“1.31亿科研经费0成果,为哪桩?”等明显带有质疑口吻的标题。网民和媒体的焦点前期主要集中在经费投入与成果转化形成巨大的反差,指出高校不重视科研成果转化、科研项目唯论文、立项即结项等问题,对高校的科研导向和科研价值提出质疑,随着越来越多的网民加入讨论,逐渐由质疑项目经费的使用效果演变至骗取项目经费、科研腐败、学术造假等一系列问题的联想,并呼吁监管部门介入,甚至波及到其他省份高校。有部分网民喊话,让其他省份高校也晒晒“转化率成绩单”。

网民评论(来源:新浪微博)

但随着网上的讨论愈演愈烈,有人站出来“算了笔账”,以转化率为0的高校为例,1.31亿元的科研经费平摊到862个项目上,每个项目只有15万左右的费用。@悲伤逆流成钱塘江表示“网友们普遍反应过来,一个科研项目才十几万出头。挺好的,终于有人关注到了科研工作者的艰辛。”

网民评论(来源:新浪微博)

另有网民和媒体对“市场转化率”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v大黄不吃鱼v提问“牛顿发明万有引力,哈雷观测哈雷彗星,对当时的市场有啥帮助?”@呼嘉韵落更是搬出了任正非谈教育的观点“企业的需求是现实性的,因为我们必须要解决现实问题,但教育不应该集中在现实需求上,要面向未来”,提出“就应该是‘零转化’!”@Jo去瞧瞧-反问,“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就是很难做出市场转化,那还要不要研究?”

网民评论(来源:新浪微博)

“网民情绪高涨”VS.“相关方回应迟滞”,

无效回应易引发次生舆情

当前舆论场上呈现出的公众对于“科研转化”的理解,其实未必符合实际情况,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何善亮向媒体介绍指出,“讨论成果转化率如何,需要先区分研究的类型,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应用研究则强调转化与市场。”但正如广州日报所言,“热议0转化率的背后,承载着公众对高校科研科学发展的期待。近年来,随着科研支持力度加大,高校科研经费增幅步入快车道,部分大学已经以百亿元计,在如此大的规模之下,任何一个小小漏洞都可能潜藏巨大损失。”

科研经费是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而高校作为科研的主要场所,其科研成果的转化率直接关系到资源利用的情况和社会效益,况且高校还承担着更重要的“教书育人”职责,一旦被联想到腐败、造假等话题,更容易激化网民情绪。但面对网络上的质疑和期待,相关方的回应却不尽人意。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官网发布的工作报告记录已检索不到,此前媒体对此提出质疑时,审计厅的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官网系统出了问题,正在维护抢修。”对于网民来说,这种回应有可能被解读为敷衍态度,缺乏责任感和透明度,进而引发更多的质疑和猜测,导致舆情进一步升温。

公众期待的成果转化VS.实际的困难重重

呼吁为高校科研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高校科研成果普遍转化率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需要与企业进行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合作,需要建立有效的渠道和机制,目前仍存在技术转移和产业化途径不畅、信息不对称、利益分配不明确等问题。

其次,高校科研往往偏向基础研究,而产业界更多关注应用研究。应用需求与基础研究方向不一致也限制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再者,创新需要创新人才、创新环境和科技成果孵化平台,高校科研人员在科研素质、创新思维和市场意识等方面仍存在差距,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资金也相对投入不足,难以满足转化过程中的需求。

此外,科研需要资金和政策的大力支持。包括技术开发、市场推广、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扶持和相关政策的支持,确保一个公平、透明、宽松的创新环境,才能让高校科研工作者心无旁骛,发挥应有的水平和潜力。

最后,所有的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问题虽然存在,但高校科研还要砥砺前行,这就需要政府的扶持、高校的管理、企业的合作,做好中间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机制改进,春种秋收自有时。但同时,更需要获得社会公众的包容与理解,做好沟通工作,共建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回应舆论关切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相关部门要重视并积极回应公众关切,谨防“回音室效应”

本次舆情事件起因是广西审计厅的报告被媒体和网民解读引发的热议,政府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回应公众关切,慎用“瞒”“捂”“拦”“删”等不正确的方式,要围绕网民和媒体关注的焦点、疑点和热点,及时发布正式声明,解释事实真相,表明对事件的认识和态度;并应主动公布相关数据和信息,如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成果转化情况、改进的建议等,增加透明度,以消除公众的疑虑;为舆论提供权威的依据,谨防“回音室效应”,避免网上出现偏执化讨论圈层,强化单方面声量。

二、处于舆论中心的广西高校要主动沟通,澄清和解释事件全貌,谨防“舆情长尾”

科研经费“高投低产”的话题讨论由来已久,此次网上报道多打上了“广西高校”的标签,更要慎重处理,谨防舆情“长尾效应”,造成单一事件反复发酵、时间拉长的舆论观感,使得广西高校不时受到追问和反复关注。相关高校需要积极回应舆情,对事件进行全面澄清和解释,向公众传递真实情况,并针对问题展开具体改进计划,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建立健全的成果转化机制,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确保经费使用合规和效益,向公众与媒体展示积极的沟通态度,回应问题和疑虑,倾听关切和意见,有效减少后续舆情的发酵。

三、其他省份高校亦需提前做好舆情应对措施,真诚回应,提升公众对高校科研工作的理解和认同,谨防“舆情涟漪”

由于该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可能会导致其他省份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情况也受到关注,网上已经出现了对全国高校经费排名情况的讨论。这种“舆情涟漪效应”可能会引发公众对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和成果转化率的普遍质疑,进而解读为高校科研对社会创新的贡献度不高,对高校的声誉和形象产生不利影响。面对舆情涟漪,其他省份高校应该做好相关舆情关注工作,采取积极的措施回应和解决问题,加强科研管理和成果转化工作,同时加强宣传和正面引导,以提升公众对高校科研工作的理解和认同,恢复公众信任。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