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承载城市品牌传播,舆论关注不应变向、失焦

来源: 人民网

近日,“巴中市委书记跑马拉松”在网上引起热议,受到网民的关注。8月12日,四川光雾山夏季森林半程马拉松“跑遍四川”(巴中站)正式开启,巴中市委书记与选手们一道跑完5公里的健身跑。


(相关资料图)

8月13日,大象新闻在抖音平台发布四川省巴中市委书记和选手们一起跑马拉松的视频,该条视频的留言数达11.2万,部分网民对是否有组织的跟帖行为存疑。

8月17日,《中国新闻周刊》在微博平台发起#巴中市委书记跑步获评11万条#话题,阅读量超300万次,引发舆论较高关注,呈现出转载量高、网民参与多、评论角度广等特点。

图:微博话题#巴中市委书记跑步获评11万条#

数据来源:微博

舆论场现状分析

多方媒体报道

带热网络舆论场

梳理媒体对相关报道的时间线发现,8月13日大象新闻发布了首条短视频后,带动媒体机构、自媒体等多方参与传播,推动舆论场对此话题的关注热度。

表:“四川巴中市委书记跑马拉松视频”事件发酵经过

图:相关媒体渠道分布数据来源:人民数据资产服务平台

人民数据资产服务平台显示,8月13日—8月18日间,相关话题传播声量在8月17日达到高峰,而后舆论热度有一定下降,相关话题相继在新闻资讯、两微一端、网络视频、网络媒体等多个平台被转发关注。其中,新闻资讯和两微一端成为舆论发酵的主要阵地,相关信息的传播分布占比近96.07%。

图:8月13日—8月18日“巴中市委书记跑马拉松”事件整体传播趋势分析

数据来源:人民数据资产服务平台

公共人物引关注

存在本地与外地网民差异

人民数据资产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巴中市委书记马拉松”相关舆情信息量超650篇。其中,正面和中性信息占比约76%,敏感信息占比约24%。相关信息敏感词包含“水军、质疑、吹捧”等。

面对舆论的不断发酵,人民数据研究院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显示,网评的IP地址大多显示为巴中市域之外,并非巴中本地网民。其中IP地址为广东、辽宁、湖北等地的评论,被多个网络平台转发。

跟帖解读被高度娱乐化

忽视新闻事件本质意义

人民数据研究院通过“巴中市委书记跑马拉松”相关信息分析发现,在视频下方口吻雷同的“正能量”评论之所以出现爆发式增长,是部分网民的玩梗行为。当某个热点成为“梗”之后,网民们热衷“盖楼”或“造句”,并进一步推动了本次舆论的传播。网络热梗呈现病毒式传播和跟风模仿的特点,不仅抢占了网民有限的注意力,一旦与社会热点事件结合,会向舆论场释放出“严肃事件被高度娱乐化”的情绪,容易带动舆论场忽视新闻事件的本质。

舆论失焦下的视角偏移

赛事传播中的城市形象

对此次“巴中市委书记跑马拉松”相关视频评论信息分析发现,网民非理性情绪化表达如“跟帖”“盖楼”等行为使舆论的漩涡转向了市委书记本身,而忽视了这个视频背后展现出的是巴中市通过马拉松赛事打造“山地运动休闲城市”形象名片、带动城市文旅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努力。面对公众关注视角偏离,会在无形中破坏良性的舆论生态,不利于开放包容的政府形象传播。

有网民认为,“这种恶搞只能让领导不敢出镜、不敢说话”,权威媒体应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本次舆情事件中,地方媒体通过积极设置宣发议程,推动巴中城市形象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本次舆论失焦的问题。如,无线巴中在8月17日发布的“明天!巴中这些文旅元素亮相人民日报《新千里江山图活力四川》”、《四川日报》8月18日头版发布的“集群化发展巴山肉牛奔向‘百亿级’”等文章,以多元视角报道巴中的文旅和产业相关内容。营造良好舆论生态,舆论不失焦、消除网络暴力,需要各地相关部门、网民、主流媒体共同努力。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