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镇原:“农”墨“种”彩助增收 “畜”势勃发促振兴_世界热消息

来源: 中国甘肃网

本网记者 张慧雅 杨佑榕 赵志富

2022年,镇原县完成一产增加值35.6亿元、增速6.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66元、增速6.8%,两项增速均居庆阳市第二。

2022年,镇原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40.9万亩。


(资料图片)

2022年,镇原县肉鸡、肉牛、肉羊、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7735万羽、23.24万头、62.8万只、27.2万头。

……

近年来,镇原县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攻方向,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推动由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转变。

同时,以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抓手,持续做大种植业基础,做强养殖业牵引,做优菌业循环纽带,全力构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体系。

聚焦“转型升级”,在加快牵引带动上持续发力,优化产业布局“调结构”,锻造产业园区“新引擎”,拓宽农民增收“主渠道”。

“稳粮增豆” 共筑富路

“科学种田,不但能让我们农民更省心,还能有好的收成,今年我们家主动申请玉米新品种的试种。”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村村民刘文龙提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心里那叫一个高兴。

之前,说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72岁的刘文龙和村里大多数村民一样心里直犯嘀咕,这样种地行吗?过去我们一直种麦子,现在这种种植法会不会赔钱啊?

为了打消村民们的种种顾虑,全国人大代表、临泾镇席沟圈村党总支书记马银萍和镇村组干部“面对面”访民情,“一对一”讲政策,组织动员群众提前预留土地、平整地块、清除杂草、储备物资,并向群众免费提供地膜,为示范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开了好头。

按照“党支部+家庭农场+农户”和“统一管理、分片包干、互助互惠”的经营模式,通过政策扶持、机具补贴、技术推广等多种途径和措施,进一步使群众认识和接受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与其带来的经济实惠。

“遇到种植难题,农技人员会上门服务,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会对覆膜、施肥前期工作进行系统指导,还对播种、放苗、追肥、病虫害防治等做详细技术培训。”村民杨小兵告诉记者,农技人员除了在田间地头指导之外,农户们还可以通过微信群和他们交流,随时提问,随时解答,为大家提供科学指导。

近年来,大豆、玉米市场价格稳中有升,村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也越过越有奔头。

从致富带头人、到村党总支书记、再到全国人大代表,马银萍深知有了好的经济效益,才能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为此,马银萍深入调研,把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带到了全国“两会”。

用心用情推动民生改善,脚踏实地促进农民增收。村民眼中的马银萍公平公正、责任心强、担当作为,因而村民们信得过马银萍,知道她能为自己办实事、办好事。近年来,在马银萍的带领下,村民们纷纷加入种养结合、产业发展的行列中来,共同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根据我们村的实际情况和地理位置,下一步要利用我们村的区位、文化、商贸等优势,开启乡村旅游。”马银萍表示,未来,还将继续完善全村的基础设施,聚焦精细化建设,根据地域特色积极引进产业,让村民们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让席沟圈村成为美丽健康宜居宜业之地。

“菇”舞人心 共奔富路

解决周边群众150人务工就业。

增加家庭纯收入8000元以上。

镇原县临泾镇十里墩村食用菌及设施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带动更多农民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种植基地立足建起“菜园子”、保障“菜篮子”,积极响应县上确定的“三带三区五点”产业布局,按照“春提早”“秋延后”“冬茬菜”发展思路,淡季种植蔬菜,反季种植食用菌。目前,已种植芹菜24棚,食用菌10棚。

“我们种的芹菜已经销售到了庆阳西峰、平凉和新疆的超市及蔬菜市场,接下来即将上市的羊肚菌也不愁销路,来自四川、陕西、河南的客商纷纷向我们抛来了橄榄枝。”路永东是临泾镇十里墩村食用菌及设施蔬菜种植示范基地的负责人,内敛的他说起日光温棚里的作物如数家珍。

走进其中,你会发现,与常见菌菇不同,羊肚菌不是长在菌棒上,而是直接“扎根”在土里,形如褐色小伞的羊肚菌,错落有致,长势喜人。

路永东说:“你可别小看这一袋袋营养包,它是用小麦和玉米芯粉碎后按一定配比制成,在羊肚菌生长过程中为其提供营养。同时,还要严格控制好羊肚菌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才能保证羊肚菌的品质。这个大棚的羊肚菌是去年11月份种的,现在陆续进入采收期。”

从通信行业转行进入农业领域,这对回乡创业的路永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这一切在他看来都很值得,因为路永东更看好农业发展前景,想利用本地资源特色及优势,为家乡脚踏实地做点事。所以他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不忘帮助乡邻,用路永东的话来说就是,自己好了不算好,大家富起来才算好,所以他常会向周边群众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农业信息等服务。

新农人“慧”种地,科技赋能让农业生产有“智”更有“质”,精准“请进来”,主动“走出去”,路永东带领自己的团队不断学习山东寿光等地的先进技术经验,助力乡村振兴。

念好“牛经” 家家动心

“玉米和小麦秸秆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既可青贮,也可直接饲喂,是牲畜的主要粗饲料之一,我们从村民手里收购玉米和小麦秸秆,村民们可以增加一笔收入,经过多道工序,我们把这些秸秆加工成适合牛吃的饲料,一举两得。”镇原县金福来家庭农场负责人张进柱正在牛舍里忙碌着,他说:“现在养牛比过去可省事多了,就拿这清牛粪来说,现在也实现了机械化,清出来的牛粪也大有用处,合作社会把牛粪统一收集后发酵还田当肥料,提高土地肥力。”

张进柱始终坚持科学化养殖,不断提高肉牛的生产效益和健康水平,因而其牛肉品质优良,精瘦肉多,口感好,深受市场欢迎。在省内一般销往庆阳西峰、平凉,省外地区能够销售到广西、广东、上海、浙江等地。

带动就业、传授养牛经验、主动为养牛散户对接销售渠道,张进柱总是说,自己祖祖辈辈都是农民,能为乡亲们踏踏实实做点事,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比啥都强。

养牛大户张双言自力更生,依托有利条件和政策扶持,建办牛棚3座,草料棚1座。目前,肉牛存栏68头。

从桃园山区至塬面,以张进柱金福来家庭农场和张双言肉牛养殖家庭示范户为引领。近年来,已逐步探索建立起了“农场+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农场培育、农户养殖的运营机制,辐射带动全村发展肉牛养殖户达102户,肉牛存栏865头。

示范引领、群众参与、抱团发展。作为镇原县临泾镇桃园村村民眼中养牛的行家里手,越来越多的农户来张进柱和张双言的农场里“取牛经”,全村也逐渐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牛路子”,更多农户也因此过上了“牛日子”。

风吹麦浪 “丰”景独好

夏初时节,走进镇原县临泾镇十里墩冬小麦千亩示范点,会看到麦苗青葱,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预计端午前后开镰收割。

十里墩冬小麦千亩示范点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按照“小群体、大规模”的思路,通过多途径抓示范、优管理、保丰收,建设面积1000亩,涉及段新庄和十里墩两个自然村,其中核心示范区100亩。

该示范点主要以引进推广冬小麦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示范为主。在新品种示范上,主要以陇育5号为主,推广陇育13号、庆科麦1号、西农895等冬小麦新品种22个。

在新技术示范上,主要以宽幅匀播技术为核心,配套全膜覆土穴播、免耕节本栽培、绿色防控、膜侧沟播、秸秆覆盖、增施有机肥等新技术7项。在新材料示范上,开展了冬小麦品比等试验7项次。

通过试验示范,示范点积极推动了全县冬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提升了全县冬小麦生产水平。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