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电子口岸市场应用显著 广东电子口岸推进信息化建设

来源: 中国报告大厅

电子口岸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我国电子口岸支持企业优化货品资源配置。当下,电子口岸目前有中国电子口岸和各个地方的电子口岸,现在各个地方都在建设各个地方的电子口岸。政策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步伐,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2023年电子口岸市场应用显著

电子口岸是中国电子口岸执法系统的简称。该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国家电信公网,将各类进出口业务电子底账数据集中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国家职能管理部门可以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网数据核查,企业可以在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业务。


(相关资料图)

中国电子口岸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国家各行政管理机关分别管理的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电子底帐数据集中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在统一、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物理平台上实施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各国行政管理部门可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网数据核查,企业可以在网上办理各种出口业务。

2023-2028后新冠疫情环境下中国电子口岸市场专题研究及投资评估报告指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和企业全面复工复产,以及各项稳外贸、稳企业等政策措施落地见效,3月当月浙江省实现进出口总值2281.6亿元,同比增长9.5%。

中国电子口岸在跨部门联网应用上取得新进展。除了国家质检总局与海关总署合作开发了“通关单联网核查项目”外,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与海关总署完善了“出口退税报关单联网核查”和外汇核销改革所配套的报关单数据核查系统。海关总署与各商业银行全面推广了网上缴纳海关税费和税费网上担保业务,全年受理进出口企业网上支付税费2011亿元。目前,中国电子口岸平台共开发运行了18个跨部门联网项目。另据不完全统计,各地电子口岸累计开发的项目已达400多个,为加强口岸管理,提高通关效率,实现“一站式”服务,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关总署表示将进一步推进口岸“大通关”和电子口岸建设。要积极推动电子口岸特别是地方电子口岸的建设,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电子口岸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电子口岸工作协调机制,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加大数据交换和共享力度,扩大联网和信息共享范围,促进各地电子口岸互联互通,不断优化电子口岸服务。

广东电子口岸推进信息化建设

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也是国际客货运输的枢纽。众所周知,广东是全国第一外经贸大省,外贸进出口额占全国外贸总值的四分之一,外贸规模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但很少有人了解,广东同样也是全国的口岸大省,从沿海向内陆和山区延伸的口岸布局,为我省乃至全国对外经贸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目前,我省共设有一类口岸55个,约占全国1/5;保留运作的原二类口岸84个,约占全国1/2.全省21个地市全部设有口岸以及海关等口岸检查检验机构;深圳港、广州港(南沙港区)等港口口岸已开辟250多条近远洋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覆盖世界各大航区主要港口;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国际机场等航空口岸已开通国际客货运航线120多条,直达航线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个城市。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和全国对外开放广度深度的不断拓展,我省口岸地缘优势、先发优势逐渐弱化,通关信息资源尚未实现有效整合共享和互联互通,通关模式也逐渐难以满足国际物流、客流高速发展的需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广东电子口岸的开通,呼之欲出。广东电子口岸是中国电子口岸行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核心定位是跨部门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为口岸各行政执法部门推进联合电子政务、推进通关模式改革创新及省内各地方电子口岸实现数据交换共享提供安全可靠的平台支撑,促进口岸通关管理执法的规范统一、高效运行。同时,广东电子口岸是全省口岸数据交换共享、公共服务和政务公开的公共管理服务平台,也是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开放平台,将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共同参与、服务为主、确保安全的建设原则,逐步发展为服务广东、辐射泛珠、面向全国、对接港澳、联通世界的口岸大通关、大物流、大外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电子口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电子商务,电子口岸在管理和经济上意义重大。在当前外经贸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攀升,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多,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压力大的形势下,广东外经贸企业和口岸运营单位对广东电子口岸建设建设十分关注,寄予厚望。据了解,广东电子口岸开通启用后,将以满足社会公众和企业对口岸通关的需求为导向,加快应用项目的开发建设,加快推进现有地方电子口岸市场资源的整合、共享和优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帮扶企业有效应对当前困难,增强国际竞争力。

标签: 电子口岸市场 电子口岸发展 电子口岸行业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