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银行股权纠纷白热化 中静与杉杉互怼持股19.77亿急于脱手

来源: 长江商报

徽商银行A股IPO停滞不前

二虎相争,作为争议标的的徽商银行也颇为受伤。

在官网申明中,杉杉控股指出中静抛售徽商银行股权的原因在于“中静新华购入徽商银行股权的资金大多来自融资,而徽商银行股权分红并不足以支付高额的融资利息。中静新华为要求徽商银行足额分红,利用大股东地位在徽商银行公司治理中处处设阻,并通过各种举报对徽商银行管理层不断施压,却一直未能解决中静新华在徽商银行股权低分红与融资高利息倒挂的难题。”

但中静认为,公司对徽商银行的投资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完全不存在《杉杉声明》所称的“融资高利息倒挂”。中静在担任徽商银行股东期间,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履行股东职责,依法依规进行提案及表决,完全不存在《杉杉声明》所称“为要求足额分红,利用大股东地位在徽商银行公司治理中处处设阻”。

双方各执一词,不可否认的是徽商银行筹划多年的回A之路在股权纠纷的影响下并不顺利。

2015年,徽商银行首次递交A股招股书,期间由于需要更换审计机构,2017年3月徽商银行向证监会申请中止审查A股发行。期间有媒体报道,包括中静系掌门人高央在内的董事未在徽商银行A股上市材料中签字。

彼时,高央曾公开表示,中静与徽商银行董事会没有分歧,只是与其董事长李宏鸣、董秘有分歧,并透露徽商银行重启IPO必将在原董事长辞任之后。

2017年12月,徽商银行原董事长李宏鸣辞去董事长、执行董事以及董事会相关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由行长吴学民接任。上述人事变动刚过去两周,徽商银行宣布重启A股IPO。但在两个月后,徽商银行又宣布撤回A股IPO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份,吴学民辞职,随后严琛获选举为该行新任董事长。

不仅如此,徽商银行还存在着公众股持股比例的问题。由于此前中静系持续增持该行股票,徽商银行H股公众持股数量长期低于港交所规定最低25%的水,面临被停牌的风险。

时至今日,徽商银行A股IPO一直未有实质突破。在内外部的影响下,徽商银行经营情况面临诸多挑战。

年报显示,2020年徽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22.9亿元,同比增长3.63%,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为95.7亿元,同比减少2.54%,这也是徽商银行在2013年赴港上市后首次出现年度净利润下降。

去年,徽商银行参与到原包商银行的重整,接手原包商银行四家分行相关业务虽然实现了跨区域发展的突破,但资产包并表带来的“后遗症”也凸显出来。

截至2020年末,徽商银行总资产1.2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37%,其中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为5729.5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49%。除安徽、江苏以外的其他地区贷款,也就是该行承接的四家异地分行的贷款总额为219.98亿元,不良贷款18.71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8.51%。

在此推动下,2020年末,徽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13.5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5.43亿元,增幅135.9%,不良贷款率为1.98%,较上年末上升0.9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1.9%,比上年末下降121.96个百分点。

据徽商银行披露,今年一季度,该行实现净利润35.69亿元,同比增长26.79%,期末资产总额接1.32万亿元。但截至一季度末,徽商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74%、9.66%、7.95%。其中,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已经逼监管“红线”。

随着中静系与杉杉系之间的纠纷升级,徽商银行的业务开展及回A进程如何,东建国际的接盘是否会给二者之间的纠纷带来新的转机,长江商报记者曾多次向徽商银行发去采访函,但截至记者发稿前,该行尚未有相关回复,本报记者将持续关注此事进展。(长江商报记者蔡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标签: 徽商银行 股权纠纷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