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榆树泉墩

来源: 嘉峪关日报


(资料图)

榆树泉墩

远眺榆树泉墩。

●张晓东

很早就知道有一个烽火台叫榆树泉墩,是我从史书中了解到的。但一直没有找到实物,我以为这座烽火台消失了。虽然几年前一些野外徒步爱好者曾经到过榆树沟,但他们没有发现墩台。后来通过种种渠道,才知道这座墩台仍然存在。

我对榆树泉墩的兴趣源于《肃镇华夷志》。《肃镇华夷志》由肃州兵备道副使张愚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创修,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肃州兵备道副使李应魁续修,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肃州监收临洮府通判高弥高重刊。2003年,兰州商学院高启安先生、敦煌研究院邰慧莉女士校勘、笺注,成《肃镇华夷志校注》,2006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该书有三处提到榆树泉墩,卷一山川:“榆树泉,城西北小钵和寺,去城八十五里,山口有泉,西虏常潜于此,屡袭境内。嘉靖二十七年,肃州参将崔麒查议申呈巡抚杨博,修墩一座,西虏至后难藏。”卷三关隘:“榆树泉山口,城西北一百里,亦极冲要地,先年潜虏于此为地方害,由北而南、由南而西,烽火迟滞,不无误事失机。后参将崔麒于此添墩一座,不惟虏无所依,而西域回夷至此,亦可以速达烽火于肃城云。”卷三烽堠:“榆树泉墩,即榆树泉山口,去城一百六十里,在嘉峪关之西,参将崔麒因西虏出没,恐西夷内逼,因筑此墩以备西北要冲。”让我疑惑和一直关注并想弄明白的问题是,同一本志书,三处记载榆树泉墩到肃州卫城的距离不一致,这与其它墩台的明确记载有所不同。卷一山川部分主要讲山和水,榆树泉属于水,位于城西北八十五里小钵和寺山口,附加介绍了嘉靖二十七年修墩一座。实际上小钵和寺山口已有钵和寺后墩,嘉靖三十五年肃州兵备陈其学又于钵和寺后墩东添董家沟墩一座,榆树泉墩不可能修于此处。也许,李应魁续修《肃镇华夷志》时,认为此处有榆树泉,而将榆树泉墩修筑一事放置这里叙述,殊不知榆树泉之名在河西走廊有许多处。由于卷一山川部分的记载,清代甘肃地方志书多引用这一错误叙述,直到清光绪年间吴人寿、何衍庆纂修《肃州新志》才予以澄清,“查:堡西三十五里有小钵和寺,寺后有湖,距堡一百里。湖外有山,山口榆树泉可以饮马,地极冲要。参将崔麒添墩一座,直达烽火于肃城。”这里记载的榆树泉位于小钵和寺西六十五里的钵和湖外山口,参将崔麒在此添墩一座。卷三关隘列入榆树泉山口,说明榆树泉山口是一重要隘口,也就是极冲要地。卷三烽堠记述榆树泉墩即榆树泉山口,虽然前者记载为城西北一百里,后者记载为去城一百六十里,里数有异,但实指一个地方,也就是现在黑山北麓的榆树沟沟口。

《肃镇华夷志》三处记载均提到肃州参将崔麒修筑了榆树泉墩,卷一山川记载榆树泉墩的修筑时间是嘉靖二十七年,由肃州参将崔麒查议申呈甘肃巡抚杨博添筑。《明世宗实录》卷三二八记载:“嘉靖二十六年闰九月丁亥,巡抚甘肃都御史杨博上言,嘉峪关外诸夷时时窃发,而道里寥旷,斥堠疏隔,请增筑榆树泉诸处墩台,庶声势联络易为哨守。上嘉允之。且谕令处置得宜,务臻实效。”乾隆年间编修的《重修肃州新志》记载:“二十六年,巡抚杨博言,嘉峪关外只有近关大草滩、石烟墩、黑山儿墩台三座,嘉靖八年,添筑骟马城、上柏杨、下柏杨、回回墓、红泉墩台五座。今行相视,又宜于榆树泉、三条沟、火烧沟、古墩儿添筑墩台四座。”崔麒是肃州卫人,时任肃州参将,官至延绥副总兵;杨博,字惟约,山西蒲州人,嘉靖八年进士,嘉靖十八年,随大学士翟銮巡九边,二十五年超拜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自明嘉靖初年之后,嘉峪关外七卫全部内迁,关外形势紧张,原有防御设施不足以应付。在此种情形之下,肃州参将崔麒议呈甘肃巡抚杨博添筑墩台,杨博于嘉靖二十六年上书朝廷获准,嘉靖二十七年,崔麒主持修筑了榆树泉墩等四座墩台。

当时为什么选在榆树泉山口修筑墩台,《肃镇华夷志》提到榆树泉山口是极冲要地,是一重要隘口。而且山口有泉,西虏常潜于此,为地方害。添筑墩台,不仅可防西虏出没,而西域回夷内逼至此,也可以快速传烽火于肃州城。以前听家在嘉峪关村的单位老职工说过,从荀子沟可以进到山里另一条沟,认真看了七十年代的老地图,上面标有一条从荀子沟可到达榆树泉山口的便道,又从卫星地图研究这条道路,道路北起榆树泉山口进入榆树沟,南行约1公里进入红石门子沟,南行5.5公里进入红石门子沟东南叉沟,东南行1.8公里到达北扎子,过北扎子进入荀子沟,东南行3.2公里到达荀子沟口。荀子沟口建有月儿湾墩,《肃镇华夷志》记载:“月儿湾墩,离城一百二十里,瞭火钵和寺湖、哈密北山,达贼并西域回夷欲寇肃州,潜行西北北路,夜至月湾歇马,及明即至内境袭掠,参将崔麒添设此墩,以备北虏出没,西域回夷不能促至犯边。”道路的两头,即两个沟口均建有墩台,以防北虏和西夷犯边,至此才明白荀子沟口月儿湾墩和与榆树泉山口榆树泉墩的对应关系。

2022年6月,我得知酒泉市博物馆黄小虎拍摄过榆树泉墩,便打电话询问情况,他与摄影爱好者开车到榆树泉山口,用无人机拍摄了榆树泉墩,未到达墩台。他给我传了九张无人机航拍的照片。11月,同事马振祥发来酒泉户外爱好者于8月无人机航拍的视频和照片,随后商议路线和考察时间。2023年3月底,再议进黑山寻找榆树泉墩的事,计划从荀子沟进,但有人骑摩托车走过这条路,难行费劲,想徒步去,来回二三十公里山路,路程太远;计划从花海农场南侧道路进,但榆树沟冲积扇上有7公里没有明显的车辆走过的痕迹,没有一辆好的越野车是不敢贸然行事的。4月10日,询问黄小虎去榆树泉墩的路线,他分享了路线和方位,从黑山东麓泽大坂沟沿开矿便道经双泉子河可到达榆树泉山口。4月中旬,与几位要好的朋友沿黄小虎告知的路线到达榆树泉山口,他们几人沿山梁从东向西到达榆树泉墩,进行了拍照和测量,沙尘暴忽然到来,无人机无法飞起,只能急忙下山。我则从榆树泉墩南侧的山沟向上攀爬,在与榆树泉墩仅有百米的山头遇沙尘暴,匆匆下山。7月13日,单位宣介部付强和邹金伦要拍榆树泉墩的讲解视频,我们再次沿上次的路线到达榆树泉山口,并成功从榆树泉墩南侧的山沟攀爬至榆树泉墩,对墩台进行了细致地测量和拍照,并完成了讲解拍摄。由于山顶有六、七级大风,无人机没能起飞,这次行动基本完成预设目标。

榆树泉墩保存基本完好。墩台位于黑山北麓榆树沟北山东侧一突出山顶上,山顶北高南低,南部是一缓坡,北面4米外陡崖,陡崖下是一平台,东距榆树沟沟口700米,北距黑山边缘1000米,南距未名冲沟500米。墩台因地势造就,就地取材,视野俱佳。墩台呈下部大上部小的圆柱体,西面较平直,东面较缓。墩台内部黄土夯筑,每0.3米有一层石块,外部石块垒砌,每0.3米有一层红柳木和黄土。北面从顶部坍塌至墩台中部,坍塌部分上宽下窄,上宽2米,呈三角凹形。墩台地基南侧比北侧低0.5米左右。底周长23.1米,底部向上1.6米处周长20.3米,顶周长12.56米,残高7米,顶部残存围墙,略呈圆形,高约1米,围墙内侧西南方有竖插的红柳木。墩台东南方10米处有3平方米地窝子一个,门向南开,疑似戍守士卒居住场所,墩台南部散落十余个石头垒起的石堆,疑似小燧,已被后人扰乱。墩台外围有壕沟或断崖的遗迹。榆树泉墩的修筑是经朝廷准许建造的,彰显了明廷对墩台建造的重视。榆树泉墩是嘉峪关防御体系中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圆柱形墩台,也是最险要的一座墩台。建造这座墩台,费工费时,建造者充分考虑山顶多大风、易受风蚀影响的特点,故采用外部石块内部夯土加石块的构造方法,圆柱形可以有效减少风对墩体的影响,体现了古人的建筑学智慧。因此,榆树泉墩极具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