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成候鸟繁育后代“天堂”

来源: 中新网


【资料图】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9日电(宗呈祥毛晓燕)8月上旬,在酒泉市花城湖、北海子、黄花营、昌马、东巴兔、双塔水库、苏干湖、盐池湾等湿地水域,数万只夏候鸟陆续完成繁殖孵化期,迎来新生代“萌宝”,鸟爸鸟妈忙育雏,好一派和谐温馨气象。

成群结队的白骨顶携幼崽戏水,无忧无虑的小鸊鷉趴在妈妈羽翼里好奇观望,毛茸茸的白鹭宝宝在巢穴中蹒跚学步,萌萌的绿头鸭跟着妈妈在水中游泳学捕食,刚出生的小黑鹳躲在妈妈羽翼下寻求庇护,悠然自得的黑颈鹤一家三口在湖边漫步休憩……一幅幅温馨育雏的画面暖化人心,幼鸟憨态可掬的模样和温馨有爱的哺育场景,成了酒泉湿地一道靓丽的生态美景。

据了解,鸟类经过漫长的迁徙、筑巢、产卵、孵化后,在每年5至7月就会进入育雏期,幼鸟再经过3个月左右的锻炼,便能够独立生存。根据酒泉市水鸟繁殖季同步调查监测数据统计,在该市各湿地筑巢繁殖的鸟类主要有灰雁、赤麻鸭、绿头鸭、白鹭、黑鹳、黑颈鹤、凤头鸊鷉、斑头雁、赤嘴潜鸭、普通燕鸥、黑翅长脚鹬等近20余种,数量超过3万只,抚育的幼鸟数量约有17000余只。其中仅灰雁就多达2300只,数量高居榜首。

这些夏候鸟筑巢繁殖行为从5月开始,一直持续到7月。根据监测记录,5月上旬,白鹭、灰雁等第一批夏候鸟开始筑巢孵蛋;6月中旬,随着鸥类、鹬类最后一批雏鸟破壳而出,夏候鸟全部进入了育雏期。所谓“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从破壳而出到蹒跚学步,从羽翼渐丰到振翅高飞,鸟儿和万物朝夕相处,给酒泉这片“大漠湿地”带来勃勃生机,演绎着湿地之魂生生不息的唯美乐章。

近年来,酒泉市湿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为候鸟栖息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存环境。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迁徙途经、停留酒泉的候鸟有300余种上百万只,种群结构逐年都有新变化,在原来以雁、鸭类水鸟为主体的基础上,鹤类、鹳类、鹬类等涉禽水鸟的种类和种群数量、栖息地均呈现增长和扩大的态势。今年夏候鸟繁殖期调查中首次发现稀有高原鸟类“珍禽之鹳”黑颈鹤在低海拔地区瓜州葫芦河湿地繁殖;首次发现在高原湖泊繁殖的“高原精灵”斑头雁在盐池湾高山悬崖峭壁处筑巢孵蛋;首次发现“鸟中大熊猫”黑鹳在瓜州东巴兔监测记录到一支数量超过10只的种群队伍,为历年最多。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酒泉原来只是候鸟南迁北徙路上的“中转站”,如今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群鸟展翅,已成为鸟儿繁育后代的“天堂”,候鸟从最初的“匆匆过客”变成现在营巢育雏、生儿育女的“常客”,多个“首次发现”印证着酒泉候鸟种群的不断丰富,彰显出酒泉的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诠释了酒泉林草人守护“青山绿水”的生动实践。全市林草系统将持续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修复,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全力守护好境内湿地资源,为鸟儿创造安全和谐的繁衍栖息环境,让湿地这道天然屏障成为湿地“精灵”永续的家园。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