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理”出好景象

来源: 中国甘肃网


【资料图】

“现在不管谁家婚丧嫁娶,都不用费心考虑是到饭店办,还是在家自己操办了,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有专人负责操办,既省钱又省心。”近日,在锦屏镇冉李村,村民们纷纷感慨,自从有了红白理事会,大家省心了,村风和民风也更好了。

崇信县锦屏镇冉李村的红白理事会成立于2018年,由村里5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同志担任成员。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后,将移风易俗相关内容写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积极发挥作用,主动上门服务,严格标准流程,杜绝了大操大办、大吃大喝现象。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移风易俗关键是党员干部这个“领头羊”。崇信县从党员干部抓起,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厉行节约,从自身做起,杜绝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行为,自觉抵制讲排场、比阔气,在群众中起到带头示范、表率作用,并主动充当移风易俗宣传员,带动群众树立理性消费、勤俭节约的理念。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里的党员干部都带头不办酒、不收礼,我们也不好意思拖后腿,移风易俗是好事,结婚彩礼减少了,回头我儿子孙子都要受益呢。”冉李村村民李书文掰着手指算起了经济账:原来办一场白事最少要1万多元,现在还不到3000元。

崇信县在推进移风易俗过程中,也十分注重孝道培育工作,倡导厚养薄葬、尊老孝亲的良好风气。42岁的王君琴是崇信县黄花乡水磨村里出了名的“好媳妇”,长年照顾瘫痪在床的公爹和半身不遂的娘家母亲。王君琴的丈夫常年外出打工,照顾公爹的责任落到了他的身上。多年来,他每天照顾,从未有过怨言。村里人常羡慕地对说:“能有这样的儿媳妇真好。”

近年来,崇信县常态化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和最美家庭评选活动,群众自发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营造了崇德向善的文明村风。

“红白理事会的工作既让村民摆脱了‘面子’的束缚,又契合了村民‘里子’的心理需求,起到了改变传统习俗、引领文明新风的积极作用,真正做到抵制陋习,让文明节俭操办红白事、反对铺张浪费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文明之风吹到千家万户。”崇信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富生说。

通讯员李桂红吕小平刘涛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