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擦亮“供港”果蔬招牌 厚植乡村振兴“底色” 世界观速讯

来源: 中国甘肃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引进企业建基地、专家人才推技术、“蹲点挂项”搞服务……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探索产前、产中、产后一体,生产、运输、销售一体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按照“市场需求、生产季节互补、以销定产”的组织方式,擦亮“供港”招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直供基地”,带动全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6月,正值民勤供港蔬菜头茬采收期,各个基地、冷藏库内,菜农们忙着采摘、拣选、过磅、入库,一派繁忙景象。记者4日在民勤县苏武镇万亩供港蔬菜基地看到,田地里同样忙碌的还有民勤农技工作人员,他们正在为即将开启“跨境之旅”的蔬菜“体检”,对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各项指标逐项检测,确保高品质“民勤菜”安全呈上港人餐桌。

“我们从产地环境、种植和农业投入品管理、病虫害防止等方面设置监管措施,以源头为中心,建立从生产、加工到运输的全过程质量安全监控体系,采取自律检测与快检结合方式进行专项抽验,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安全技术保障。”包抓供港蔬菜基地技术指导的民勤县农机中心工程师高艳红介绍说。严格的生产和“体检”为民勤供港蔬菜贴上了品质与安全的“标签”,加之独特气候环境造就的病虫害少、口感脆甜等特点,使产自西北内陆的“民勤菜”在香港等地颇受欢迎。而通过“智慧”解码,以科技赋能驱动传统园区升级,则让民勤“沙漠蜜瓜”充实大湾区“菜篮子”。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民勤县收成镇蜜瓜产业园利用以日光温室为主的高效节水、穴盘育苗、病虫害生物防治、水肥一体化等多种先进技术,并安装卷膜通风和卷帘系统,将生产茬口由原来的一年两茬种植逐渐发展成为秋冬茬、冬春茬和越冬茬等两年五茬生产,有效提高了设施的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效益,对缓解淡季、平衡上市,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产业园在着力推进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坚持质量兴农、科技兴农、品牌兴农,充分发挥‘民清源’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充盈瓜农的‘钱袋子’。”民勤县珍宝农林牧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刘大忠说。

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东北部的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大陆性沙漠气候特征明显,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是优质农产品的绝版产地。近年来,民勤县充分依托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将蔬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集聚现代要素和经营主体,持续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区建设,通过土地整村流转,规模化经营,采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招商引资增活力、培育典型强筋骨,构建区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蔬菜优势产业带,做大基地、做精产品、做长链条,打造高标准有机供港“菜园子”,推动农业品牌化、绿色化、优质化发展,带动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同时,民勤县聚焦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最后一公里”,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结合,围绕服务大湾区,找准短板,精准发力,引导存量冷链设施资源集中,优化冷链基础设施布局和冷链体系建设,强化产地预冷、延伸冷链末梢,发展“平台企业+农业基地”“生鲜电商+产地直发”等新业态新模式,畅通高品质农产品上行新通道,促进冷链惠农、品牌兴农、特色富农。

“对于农产品而言,从田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均需要温度‘护航’。”民勤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芳介绍。这两年,民勤县聚焦鲜活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区域公用品牌覆盖区,持续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集中连片建设,增强错峰销售能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把产业链增值收益留给农民。

据统计,目前民勤县蔬菜面积达到18万亩,其中供港蔬菜总面积达到1.6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71.83万吨,实现产值22.08亿元。

通讯员马爱彬图/文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