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陇画报·181期】武威:汉明长城 自然景观与历史遗存融为一体

来源: 中国甘肃网

兵戈烽烟散,犹望英雄还。踏马西风烈,万里卫国疆……


(资料图)

出武威城东四十里,便来到大漠边缘,长城脚下。大漠间,蓝天下,一条浑黄雄伟又残破不堪的土墙蜿蜒而去,如盘旋的游龙一般横卧在广袤的荒漠。这,就是历经千年而不朽的武威古长城。

这是一段历经沧桑的城墙,站在斑驳陆离的烽火台上,放眼四望,黄色的大漠雄浑静穆,蔚蓝的天空纯净明丽。时间仿佛在这里静止,历史仿佛在此处凝固。

武威古长城,曾经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匈奴南下的萧萧战马,用强有力的臂膀折断了鞑靼的刀剑矛戈。作为曾经抵御外族的一道屏障,它,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对文明的记忆。

武威境内有汉、明长城。汉长城历史久远,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公元前121年。那一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击败匈奴,打通河西走廊,之后便下诏修筑自永登经武威至酒泉的长城。从此,武威便成为“天下要冲,国家藩卫。”

明代万历年间,朝廷为了防御元朝残余势力的进攻,巩固和加强武威这一军事战略要地,又在汉长城的基础上增修了坚固的“边墙”。时至今日,汉、明长城蜿蜒并行,成为一大奇观。

汉长城在北侧,明长城在其里,两者相距10米~80米。像这样修筑于不同时代而平行延伸且保存完整的长城,在国内实属罕见。

汉长城的修建,大体上是先设亭障,再视地势之需要而筑墙垣,故有些地方有亭障而无墙垣,时断时续,但总体上仍能连成一线,形成一个整体的军事防御报警系统。

建造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起沙土夯墙,并夹杂红柳、胡杨、芦苇和罗布麻等物,以粘接固络,坚固异常。外侧取土处即成护壕,壕内平铺细沙,称作“天田”,用来观察敌军的脚印。

内侧高峻处,燧、墩、堡、城连属相望,所谓“五里一燧,十里一墩、卅里一堡,百里一城”。烽燧有夯土板筑,芦苇、胡杨、红柳等夹砂土夯筑,夯土外包土坯构筑,土坯垒砌等多种形式,高者达10米。遇到敌情,烽燧递传,日达千里而至长安。

边塞武威的大漠风烟、长城夕阳,常常成为诗人们怀古唱今的对象。八百多年后的盛唐时期,大诗人王维出使河西,驻足武威一年多,他流连于边塞大漠之间,留下了“百尺峰头望虏尘”“沙平连白云”“边风卷塞沙”的诗句。

不久,岑参也来了,高适也来了。面对武威大漠长城,岑参挥笔写道:“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高适登临武威汉长城,发出了“朝登百尺烽,遥望燕支道。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的感慨。

三位大诗人为武威带来了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为武威的大漠长城注入了独特的艺术美,让武威大漠长城在历史、文化上显得更加厚重、深远。

殊为可惜的是,这样的文化气象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安史之乱后,武威先后被吐蕃、党项、蒙古占领,达600年之久。其时长城废弃,默默地淹没在大漠风沙之中。

明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派大将军冯胜西征。大将傅友德率领5000骑兵长途奔袭武威,占领武威后,随即修筑城防。明朝中后期,被历史湮灭数百年的武威长城重新引起了统治者的重视。为对付鞑靼,明廷开始在武威修筑长城,前后历时上百年。

曾几何时,这里旌旗猎猎,人喊马嘶,一片刀光剑影。如今,一切都已远去,大漠长城变得出奇的安静,只留下久远的记忆让人凭吊、感叹。

大漠长城,犹如一页页袒露的历史,用你的脚步去抚摩,用你的目光去阅读。

经过岁月的洗礼,大漠仍旧辽阔,而古长城却是千疮百孔,一身创伤。但千年以来,它一直就这样挺立于大漠戈壁,横卧于千里荒原,任凭风吹,雨打,日晒,沙埋。

烽火早已熄灭,狼烟不再燃起,文人墨客、将军武士也越走越远,现在,武威大漠长城留给我们的只是宁静与壮美,历史与回想。

武威大漠长城,澎湃着生命的激情,播放着历史的回声,散发着文化的热度。是的,应该让更多的人来到大漠深处,长城脚下,触摸历史,感受文化,了解那段辉煌又尘封的千年故事。

今日,走进天祝境内的乌鞘岭明长城遗址,一幅壮美的画卷映入眼帘,由夯土筑成的墙体延绵不绝,穿越草原,奔向雪山之巅。

站在古长城遗址上眺望,依稀还能找寻到千年沧桑变迁的影子。细听处,金戈铁马犹在耳边,恍然间,烽火狼烟直冲云霄。汉将辞家开疆拓土,铁骑隆隆踏破天堑关隘,直捣匈奴。乌鞘岭长城就是这历史的见证。

长城虽老,气势犹存,残垣断壁中仍窥得见千百年前那段宏伟的历史。

本期小陇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啦,关注《小陇画报》,了解更多甘肃美景、人文历史、独特民俗,咱们下期再见。

本期小陇画报摄影刘忠牛继荣文字李元辉屈杰文张振国

标签:

精彩放送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