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即时看!出海游戏增长空间广阔 中国出海游戏入局东南亚市场

来源: 中国报告大厅

游戏公司出海持续加强产品自研力度,我国出海游戏产品日益丰富。当下,国内游戏进入存量市场,导致企业更加注重海外市场的开拓。海外成熟市场已趋于饱和,虽然中国手游厂商已经在海外市场获得出色成绩,但长期来看,国内手游公司积极出海的背景下,竞争加剧是必然趋势。

出海游戏增长空间广阔

11月17日晚,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2022年11月份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共70款游戏获批,至此年内已有384款游戏获得版号。从趋势来看,国内出海游戏行业需要坚持精品化长期主义,版号精细化审核有利于规范市场。但从数量来看,384款游戏很难消化国内游戏近3000亿元的市场规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国内游戏版号收紧,2021年8月份起,国内游戏版号审核曾按下长达8个月的“暂停键”,玩家们才后知后觉,中国游戏公司的重心已扩展至海外。因此不少解读认为,版号收紧倒逼游戏公司出海。

而事实恰恰相反,中国游戏出海是进击而非逃避。2009年1月7日,工信部为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中国移动互联浪潮席卷而来,中国游戏行业也绕过PC、掌机,在手游时代完成弯道超车。2010年起,FunPlus趣加、IGG、米哈游等一批中小游戏开发商开启手游出海战略。抢占手游先机的中国游戏厂商在海外迅速成长,其中米哈游凭借《原神》多年稳居国产手游海外收入榜榜首。

综合来看,到2022年10月份,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TOP100中就有42个中国厂商入围,单月合计吸金高达18.6亿美元。显而易见的是,游戏公司出海并不是为了规避版号限制,而是看到了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但必须正视,随着海外手游市场成熟度越来越高,各大游戏厂商的掘金之路也愈发艰难,对于中小厂商而言成本走高导致试错的机会越来越少,而对于大厂而言,真正的竞技才刚刚拉开序幕。

基于中国厂商自身优势,出海思路可以进一步打开。不但可通过并购、换股等方式,快速获取全球IP,在海外热门赛道建立影响力,同时要聚集全球游戏人才,在当地自建工作室,坚持发行全球一体化道路。

挑战中也暗藏机遇,全球游戏市场收入超七成来自游戏内购收入,只有20%的收入来源于买断制。而中国游戏公司有一套成熟的内购体系,在付费设计上经验丰富,出海的主要商业模式就是通过用户游戏充值内购获得收益。只要进一步发挥优势,不断加强产品自研力度,平衡好商业价值与娱乐性,坚定“进击”心态,就能将先发优势转化为领跑实力。

中国出海游戏入局东南亚市场

随着国内版号政策的收紧,曾被视为投入产出比偏低的东南亚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国游戏厂商的入局。除了沐瞳科技、腾讯、莉莉丝、米哈游等大厂外,中小厂商如心动网络、冰川网络、波克城市、4399也均有产品在东南亚市场中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

2022-2027年中国游戏企业与运营用户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2022年三季度,东南亚市场(包含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和新加坡)免费榜Top30中有11款产品为中国厂商负责发行;畅销榜Top30中14款产品由中国厂商自研自发,另有两款产品来自中国厂商,但由东南亚本地厂商代理发行。中国已成为东南亚市场中最大手游来源国,构建起后者手游市场的半壁江山。

而中国厂商的主要竞争对手中,日本厂商只发行PC游戏和主机游戏,欧美厂商没有单独搭建专门的本地化团队,而在业内的既往观念中,东南亚本土厂商又普遍存在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似乎只有韩国厂商在通过与当地游戏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布局这一市场。

目前来看,东南亚市场的人口红利仍在,东南亚市场人口基数大且年轻消费群体占比较高,这些用户不断接受海外游戏产品的洗礼。同时,东南亚市场经济环境也在逐渐改善。主要东南亚国家的互联网GMV已从2020年的1170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1740亿美元,同比增长49%,预计2022-2025年CAGR可达20%。

出海游戏成国内游戏厂商寻求发展的新趋势,当前中国游戏行业出海热潮带来不错成绩。结合国内游戏市场的多方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制约了行业发展,为逃离充满纷争的国内市场,各大厂商纷纷加速出海力度。

标签: 出海游戏市场 出海游戏公司 出海游戏行业

精彩放送

热文